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系统依托数字化技术,有效打破信息壁垒,推动资产盘清、盘活、维护、工作端及业财各环节深度协同,实现数据实时流转与流程自动衔接,构建起高效运转的数字化管理生态。

在资产盘清环节,数字化协同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系统借助组织架构体系,实现数据分级存储与共享,子公司资产信息在独立加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集团可通过权限管理获取全局资产数据,为跨层级协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。同时,资产分区信息与规划用途数据通过数字化标签建立关联,为后续盘活环节的数据调用做好准备。
进入资产盘活环节,系统实现盘清与盘活的数据即时协同。借助租控查询功能,可实时调用盘清数据中的闲置资产信息,而此前通过数字化标签关联的资产分区与规划用途数据,会自动推送至招租模块,提升闲置资产盘活效率。在资产处置与调拨过程中,电子合同系统会与盘清环节的权属信息自动校验,确保签约主体与资产权属一致,同时系统自动同步盘清数据库中的权属记录,有效避免因信息滞后引发的操作风险。
资产维护环节的数字化协同,通过 “一产一码” 的贯穿应用得以体现。工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,扫码即可将巡检数据直接关联至盘清信息;发起报修后,报修工单会自动携带资产基础数据流转至维修环节,维修完成后,维修结果实时更新至资产档案,形成维护与盘清的数据闭环,保障资产信息动态准确。
工作端作为协同枢纽,整合盘清环节的资产信息、盘活环节的租赁状态、维护环节的工单进度等多维度数据,转化为移动化操作界面。工作人员在现场通过扫码,即可快速调取资产全量信息,真正实现 “数据多跑路,人员少跑腿”,提升现场作业效率。
业财协同方面,系统通过数字化接口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自动同步。资产收费信息从盘活环节直接流入财务系统,当触发履约催缴流程时,系统同步启动财务对账机制,电子发票依据收费数据自动生成,彻底消除人工录入可能产生的误差,形成业务驱动财务的高效协同模式。
这种数字化协同模式,将原本分散在各环节的管理动作紧密联动起来。盘清数据为盘活、维护环节提供准确依据,盘活与维护的结果反过来又能及时反哺数据更新,工作端与业财系统则进一步加速数据流转,从整体上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。
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会尽快为您服务。
申请成功!
感谢您的关注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