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,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、影响民生福祉的突出短板。数据显示,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 1:0.8,中小城市仅约为 1:0.5,全国停车位缺口高达 8000 万个。这一现状不仅导致交通拥堵加剧、市民出行不便,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商业活力与社会运转效率。
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,盘活国有存量资产、发展停车产业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路径。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国有资产盘活工作,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。《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》(国办函〔2021〕46 号)明确提出,要加快补齐城市停车供给短板,推动高质量发展,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,扩大城市停车设施有效供给,盘活存量资源,提高管理水平,推进开放共享,充分发挥停车设施效能。《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2〕19 号)则进一步强调,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国有存量资产盘活,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并鼓励银行、保险、信托机构积极参与其中。
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,为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,明确了工作方向和目标,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增加停车位数量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基础性工作,主要通过新建停车场和利用现有资源挖潜两种方式实现。
新建停车场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发展规划,合理布局停车设施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,应按照配建标准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停车场;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,充分利用拆迁腾退空间、闲置地块等建设停车场。同时,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场、地下停车场等集约化停车设施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
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停车位则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全面梳理城市闲置土地、边角空地、低效用地等存量资产,将其改造为临时或永久性停车场。例如,对长期闲置的厂房、仓库等进行适应性改造,转化为停车场;对城市道路两侧符合条件的区域,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前提下,划定临时停车位。此外,积极推动小区、商场、医院等场所的闲置车位对外开放共享,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。
智慧停车系统是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支撑,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、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,实现停车服务的智能化、精细化管理。
智慧停车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停车位信息实时采集与发布、智能导航、在线预约与支付等。通过在停车场安装智能感知设备,实时采集停车位使用情况,并将信息上传至云平台,市民可通过手机 APP 等终端查询目的地停车位信息,实现精准导航,减少寻位时间。同时,在线预约与支付功能的实现,不仅提高了停车服务的便捷性,也降低了停车场的管理成本。
此外,智慧停车系统还能为停车场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。通过对停车数据的分析,运营方可以精准掌握停车位使用规律,优化停车场管理策略,提高停车位周转率。同时,这些数据也能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,助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。
停车场盘活存量项目通常采用存量和改扩建结合的方式,旨在激活各类闲置停车资源,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。
对于因经营不善而闲置、建成未启用的停车场,通过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,对停车场进行必要的改造升级,完善设施设备,优化运营模式,使其重新投入使用。在改造过程中,注重与智慧停车系统的融合,提升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。
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土地、边角空地、低效用地等存量资产建设停车场,是解决周边停车问题的有效途径。这类停车场的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,根据地块的大小、形状和周边环境,设计合理的停车方案,确保既满足停车需求,又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。
盘活小区、商场、医院的闲置车位是提高区域内停车位利用率和周转率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建立共享平台,引导小区业主在闲置时段将车位对外开放,商场、医院在非高峰时段将富余车位共享给社会车辆,实现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的责任主体,应首先开展全面的资产盘点工作。建立详细的停车点位及数量台账,对市 / 县域内所有属于国有资产的停车场进行逐一登记,明确每个停车场的具体位置、占地面积、停车位数量、建设年代、设施状况等基本信息。
在资产盘点过程中,要重点厘清停车场的产权归属,确保纳入盘活范围的资产产权清晰、无权属纠纷。对于产权不明确的停车场,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通过查阅档案、实地勘查等方式,尽快明确产权归属,为后续的盘活工作奠定基础。
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,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,在对拟转让或出租的国有资产停车场进行盘活前,必须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。
资产评估工作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,评估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,秉持客观、公正、独立的原则,对停车场的资产价值进行科学、合理的评估。评估范围包括停车场的土地使用权、建筑物、构筑物、设施设备等实物资产,以及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。
资产评估结果作为国有资产停车场转让、出租的重要参考依据,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确认。在资产转让、出租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评估结果确定交易价格,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。
停车位特许经营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,其合法转让是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的重要方式之一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,权利所有人有权将停车位特许经营权用于出售、转移、租赁或交换。
在进行停车场特许经营权转让时,应优先支持通过进场交易的方式进行,即进入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交易。进场交易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,防止暗箱操作,确保交易过程符合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。
在特许经营权转让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理,包括制定转让方案、进行可行性研究、报有关部门审批、发布交易信息、组织竞价交易、签订转让合同等。同时,要加强对特许经营权受让方的资质审查,确保受让方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、技术能力和运营管理经验,能够有效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约定的义务,保障停车场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。
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、国有企业等组成的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协调解决盘活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,形成工作合力,确保盘活工作顺利推进。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,通报工作进展情况,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,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。
结合本地实际情况,制定出台支持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的配套政策措施,包括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等。对新建、改建停车场的项目,在土地供应、规划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;对引入智慧停车系统的停车场,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;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,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,为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。
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的监督管理机制,加强对资产盘点、资产评估、特许经营权转让等环节的监督检查,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职责,定期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盘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。同时,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,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,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,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
在国有资产停车场盘活过程中,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注重提升停车服务水平。加强停车场从业人员的培训,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;完善停车场的配套设施,为市民提供便捷、舒适的停车环境;通过智慧停车系统的应用,不断优化停车服务流程,提高服务效率,提升市民的停车体验。
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会尽快为您服务。
申请成功!
感谢您的关注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!